阿志河大橋
2023年,水城公路管理局將新增“阿志河大橋結構健康監測系統”,智能監測環境溫濕度、橋面結冰、車輛荷載、風速風向、結構溫度、支座主梁位移等情況,強化自動監測、數據存儲與管理、綜合預警與安全評估等工作,持續加強日常巡查維護工作,清理橋梁泄水孔、伸縮縫,修補橋面病害,及時檢修橋梁結構及附屬設施,保障橋梁安全運行。
1999年10月,水黃公路(水城至黃果樹高等級公路)開工建設,這是貴州省公路規劃兩橫兩縱四聯線其中的一條聯線工程,阿志河大橋則是水黃公路第5合同段控制性工程,于2001年7月開工, 2003年5月竣工。該橋建成后由貴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管養,2013年取消二級公路收費后交由貴州省水城公路管理局管養。該橋的建成通車,為地方經濟發展尤其是對外交通聯絡作出了巨大貢獻。
尋跡夜郎,臨云上牂牁
阿志河大橋位于六枝特區中寨鄉境內,承載了當地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讓更多的人走進毛口探尋夜郎文化、領略濱湖自然風光、體會布依民族風情,推動了當地文化的傳播和傳承。
阿志河三河相匯,一條發源于水城紙廠鄉一帶,流經之地山頂奇峰險要,山下稻田數百畝,一片平谷風光,產業豐富;另一條發源于六枝隴腳月亮河,是著名的布依風景名勝區,自然風光優美;還有一條河上游流經水城紅巖等地,三河相匯名阿志河,再往南匯入牂牁江,流入北盤江。
牂牁江1995年被批為貴州省風景名勝區,自然風光豐富多彩,民族風情古樸濃郁,人文景觀歷史悠久。阿志河大橋建成后,自阿志河大橋轉長興公路7公里便進入牂牁江風景區。景區有夜郎王擇都、選妃等傳說,有傳說是夜郎王夏宮的南極山,有傳說是夜郎王、王妃散落在民間的宮廷銀質針線盒、青銅手鐲、青銅酒杯、石兵器等文物,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古碑以及出土的“青銅夜郎編鐘”等。夜郎王室后裔的木城村,家家煮酒、戶戶熬糖,濃郁的木城布依風情,加上熱帶蔗林風光異國情調,使牂牁景區充滿傳奇色彩。阿志河大橋便成了人們尋跡牂牁古國和夜郎古國都邑、獵奇探險、攀巖漂流、領略布依風情的必經之路,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將牂牁江景區與六盤水市周邊城市和鄉村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大橋本身的建筑風格和設計也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大橋周邊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也吸引了大量游客觀郎山岱水,探云上牂牁。
攻堅克難,聚先行之力
阿志河大橋是水黃路上極為艱險難建的橋梁工程。當年,在各級政府的關懷重視下,在沿線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全體建設者及管理者經過兩年艱苦奮戰,克服了地形險惡、地質條件復雜、交通不便、施工環境惡劣等困難,不斷改進和完善建造工藝,最終成功建造了這座以“輕薄”著稱的薄板型預應力混凝土加勁板梁懸索橋,這是我國在國際橋梁領域具有獨創性的一種全新結構。橋面至水面247米,大橋全長428米,全寬12.66米,主跨度283米,主纜計算矢跨比為1/9,加勁梁寬13.3米。水城岸引橋設4×30米簡支T梁,鎮寧岸無引橋,橋面橫坡1.5%。主塔上塔柱采用2.0m×2.5m鋼筋混凝土實心矩形截面,塔柱高35.5米,下塔柱采用2.5m×3.0m鋼筋混凝土實心矩形截面。
建設初期,由于阿志河峽谷地形的復雜性和地質條件的不利因素,如喀斯特地貌廣泛發育,斷層、裂隙、溶洞密布,山高、坡陡、谷深、水低特點突出,沿線缺水、缺電、缺通訊、缺生活補給,施工條件十分艱苦等,建設面臨著巨大的技術難題和風險。
再大的困難也大不過公路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決心和信念。橋梁總設計師徐恭義根據自然條件、材料來源、地基情況、施工特點和使用要求進行多方案技術經濟比選論證,遵循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避開了地質病害處理困難、治理費用較高且難以控制及營運期安全難以保證等難題。各方建設管理單位克服重重困難,在深溝谷中通過懸空纜索懸掛架設主梁,完成了索塔基礎開挖、索塔樁澆筑、片石砼回填、索塔橫梁澆筑及預應力張拉等每一道工序,體現了中國橋梁建設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展示出中國橋梁工程的卓越成就和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果。
橋通業興,走共富之路
阿志河大橋已有20年橋齡,是目前水城公路管理局運營維護最大的一座橋梁。作為省道路網主要構成部分,阿志河大橋建成后極大縮短了六盤水市內部以及與周邊地區的交通距離,打破了地理隔閡和山區發展困局,為市民和商業運輸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促進區域內的資源互補和產業合作,滿足了“少、邊、窮”地區脫貧致富、發展經濟的需要,如今更是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鄉村振興發展等起著重要作用。
阿志河大橋為當地村鎮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動了旅游產業的繁榮與發展。沿線十余個村鎮旅游業、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的優勢逐漸顯現,郎岱景區、百車河景區、牂牁江景區知名度和吸引力逐漸提高,更多的酒店、餐廳、旅行社等旅游相關產業悄然興起。同時為周邊“百里獼猴桃產業帶”、溫泉旅游區、千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等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交通保障,為當地經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水城公路管理局管養水黃公路阿志河大橋已有10年,始終用“路暢民安、橋通業興”詮釋著公路人的責任與擔當。
【編輯: 任 燕】
中國公路
中國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