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世界交通運輸大會 傲殺除草       投稿須知
    統籌融合 一體發展
    作者:本刊編輯部 來源:《中國公路》 時間:2023-02-01

    眾所周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迎來了交通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十年來,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中國高鐵、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成為亮麗的中國名片。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有力促進了國內國際循環暢通,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與此同時,我國交通運輸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綜合交通網絡布局仍需要完善,結構有待優化,互聯互通和網絡韌性還需增強;綜合交通統籌融合亟待加 強,資源集約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交通運輸與相關產業協同融合尚需深化,全產業鏈支撐能力仍需提升;綜合交通發展質量效率和服務水平不高,現代物流體系有待完善,科技創新能力、 安全智慧綠色發展水平還要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交通運輸發展。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部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 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提出完善“以鐵路為主干、以公路為基礎、水運民航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推進“6軸7廊8通道”主骨架建設, 增強區域間、城市群間、省際間交通運輸聯系,構建多層級、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體系。 

    顯然,綜合交通統籌融合、一體化發展是大勢所趨,也迫在眉睫。 

    本期“第一觀察”《綜合交通的一體化規劃決策及其技術體系》以“一體化”為著眼點,分享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等行業專家學者關于公鐵水航一體化規劃建設的操作路徑,綜合 交通體系規劃的新理論,構建綜合交通體系虛擬仿真決策支持平臺,以及打造以 TIM 為核心的綜合交通體系高質量發展關鍵技術支撐體系的系列構想和思路。 

    專家的觀點值得深思:雖然我國交通基建工程技術已達世界先進水平,但仍面臨交通功能低、系統功能弱的尷尬局面。造成這種局面的重要原因正是各種運輸方式間,以及區域間、城 鄉間交通發展不協調,各自獨立發展、協同不夠。所以,必須在“一體化”上狠下功夫。 

    令人欣慰的是,相關探索和實踐正在國內交通行業遍地開花: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設計、建設、運營,很好地踐行了“推動既有綜合客運樞紐整合交通設施,共享服務空間”的理念;鄭州憑借突出的區位優勢,成為首批入選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城市,其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正助推形成智能終端、精密機械、生物醫藥、電子商務、航空物流等八大產業集群,帶動 經濟發展的效應凸顯;重慶2020年底建成的沙坪壩站,是國內首個高鐵站與城市綜合體統一開發建設的案例…… 

    總之,隨著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出行需求和小批量、高價值、分散化、快速化的貨運需求特征日益明顯,以及交通網絡建設面臨的資源環境要素供給日趨緊張,綜合交 通發展“不協調”的問題將進一步凸顯。各方應該堅持統籌融合,加快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在中華大地上奮力描繪出江海聯動、海鐵聯運、水陸并進、空港銜接的“四位一體”現代立體交通畫卷。

    【編輯:朱海洲】

    相關閱讀

    歡迎關注中國公路、中國高速公路微信公眾號

    中國公路

    中國高速公路

    免费A级人体片在线